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內容和情節,并能用較連貫的語言進行講述。
2.運用掛圖和課件,初步理解并形成“半個月”的時間概念。
3.萌發對月相變化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感受半個月里月亮形狀變化的過程。
活動準備
1.兔媽媽和小兔玩偶、課件、單月的日歷一張。
2.律動《月亮婆婆喜歡我》
3.《望著月亮吃大餅》故事掛圖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小客人,是誰呀?”(出示玩偶)“打個招呼吧!”“兔公公家蓋房子,兔媽媽要去幫忙,小兔只能在家里等媽媽,它會怎么等媽媽呢?”(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大膽講述)“平時,你的媽媽不在家,你會怎樣等媽媽呢?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欣賞,初步了解半個月的時間概念。
“小兔子怎樣等媽媽呢?請聽故事《望著月亮吃大餅》。”
教師:“兔媽媽要多長時間才回來呢?你們知道半個月時間有多長呢?”(教師出示日歷: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日歷,就知道半個月有多長了)除了用數日歷的方法,兔媽媽還告訴小兔一個什么好辦法呢?
3.出示掛圖,進一步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好,我們一起來聽聽兔媽媽的好辦法吧!”(播放錄音,再次欣賞故事)提問:
(1)兔媽媽走后頭幾天,小兔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的?(演示掛圖中的月亮變化)
(2)七八天過去了,月亮變成了什么樣?小兔把圓圓的大餅吃掉了多少?
(3)又有幾天過去了,天空中的月亮只剩下了什么?小兔的餅也變成了什么?
(4)最后一天晚上發生了什么事?小兔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5)小兔是照著誰的樣子等回了媽媽呢?原來圓圓的月亮會變呢!
4.播放課件,引導幼兒進行講述。
“我們看著大屏幕,一起講講這個好聽的故事,好嗎?”
5.律動《月亮婆婆喜歡我》結束活動。
“小朋友,月亮不僅會變樣子,它還會和我們做唱歌做游戲呢!”(教師彈琴,幼兒做律動)
【中班科學活動:《月亮的秘密》】相關文章:
• 科學:黃豆寶寶變魔術
• 大班科學:我的配方
• 幼兒園大班教案《百變趣味撲克牌》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下學期科學教案《蓋子怎么開》含反思
• 小班科學活動:幫水寶寶搬家
• 幼兒園小班教案《聲音》
• 中班科學教案《小鼴鼠挖泥土》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獨特的指紋》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蔬菜從哪里來》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科學領域教案《會發出聲音的繩子》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好玩的肥皂
• 幼兒園小班教案《會變魔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