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圓》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了解“圓”對我們人類的作用,和“圓”成為好朋友,能找出生活中圓圓的東西,并用肢體做出圓,積極參與區域活動,并分享在區域中的探索,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圓》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能找出生活中圓圓的東西,并用肢體做出圓。
2.了解“圓”對我們人類的作用,和“圓”成為好朋友。
3.積極參與區域活動,并分享在區域中的探索。
4.引發幼兒學習圓的興趣。
5.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圓欲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手工區材料:紙、筆、橡皮泥等
3.益智區材料:圖片、插塑玩具等
4.奇思妙想區:彩帶、報紙、繩等
5.音樂區:音樂歌曲碟片、各種表演道具
活動重點:通過觀察讓幼兒找到身邊和身體上的“圓”。
活動難點:動手操作創造出圓圓的東西。
活動過程:
1.律動《開汽車》,進人活動室。
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開汽車進入活動室。
2.播放多媒體課件,發現生活中的圓。
(1)讓幼兒觀察圖片,哪些東西是圓圓的。
教師:在我們生活中,有好多圓圓的東西,他們都是我們的朋友,身邊、身上、公園里、馬路上等等,我們想想看,把它的名字說出來。 (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請幼兒一次性說出三種圓圓的水果。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都喜歡吃水果,下面請你一口氣說出三種圓圓的水果。 (幼兒踴躍回答)
(3)教師引導幼兒在身體上找圓,然后用肢體來表現圓。
(4)教師講解“圓”的好處,為什么有些東西做成“圓圓的”。
3.區域活動:尋找圓、制作圓。
幼兒到各個區域活動。活動中,教師個案觀察。
(1)手工區:準備紙、筆、橡皮泥等材料,讓幼兒動手畫出、捏出、撕出大小不同的圓。
(2)益智區:準備圖片、玩具等材料,讓幼兒在圖片中找出哪些東西是“圓”的,運用玩具插出圓的建筑物等。
(3)奇思妙想區:準備繩子、彩帶、報紙等材料,讓幼兒動腦動手把這些不是圓的東西變成圓,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4)音樂區:準備和圓有關的歌曲,讓幼兒聽音樂創編出與“圓”有關的動作或者游戲,并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4.分享區域里的成果
教師提出問題:
(1)報紙可以怎么變出圓?你想到了幾種方法?(幼兒自由回答)
(2)你發現圖片里的圓一共有多少個?(幼兒自由回答)
幼兒提出問題:
(3)為什么喝的水杯口是圓的?(幼兒討論)
(4)為什么車輪是圓的?(幼兒討論)
教師請創編動作的幼兒帶領其他幼兒一起跳舞。
5.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本次活動重點,讓幼兒初步了解“圓”對我們人類的作用。針對幼兒的表現進行鼓勵和表揚。
活動延伸:
給每位幼兒發一條彩帶,請幼兒用彩帶想出多種方法變出圓。
活動反思:
中班幼兒正處于對任何事都好奇的階段,他們喜歡觀察、探索和挑戰,為滿足幼兒這一需求,我在活動中不斷地給幼兒拋出問題,讓幼兒互相討論,實際操作,動手動腦。在整個活動中從頭到尾都調動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環節銜接有序,目標明確,達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1.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幼兒的興趣。我準備了一些常見的圓圓的東西的圖片,例如鐘表、硬幣、貓頭鷹、籃球等,讓幼兒找出哪些東西是圓的,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2.提出問題,讓幼兒思考回答。在活動中,提出生活中還有哪些是圓的,身體上有哪些是圓的,用肢體表現出圓來等。通過這樣的提問,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培養了幼兒善于思考的能力。
3.利用區域活動達到教學效果。為了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我準備了幾個區域讓幼兒輕松愉快的去操作、實驗,幼兒互相交流,共同成長,尋找答案。
總之,整個教學活動都是圍繞著目標展開,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但是,還有不足之處,例如沒有關注到個別幼兒,沒有完全以幼兒為主,教師有包辦代替的地方,在今后教學中應不斷改善。
小百科:在一個平面內,一動點以一定點為中心,以一定長度為距離旋轉一周所形成的封閉曲線叫做圓。圓有無數個點。
【幼兒園中班教案《圓》】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中班教案《螞蟻》
下一篇:幼兒園中班教案《蔬菜》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