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大蒜》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初步學習大蒜的種植方法,培養幼兒對種植的興趣,認識大蒜并簡單了解大蒜的用途,培養幼兒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耐心,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大蒜》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認識大蒜并簡單了解大蒜的用途。
2、初步學習大蒜的種植方法,培養幼兒對種植的興趣。
3、培養幼兒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耐心。
4、對大蒜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培養幼兒動手能力,初步學習種植大蒜的方法。
難點:掌握正確的種植方法。
活動準備
1、選好的大蒜 2、酸奶小盒每人一個 3、小鏟子每人一把 4、泥土 5、圖標
6、水 7、圖片 8 實物蒜芽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大蒜及用途。
猜謎導入語:兄弟七八個,圍著柱子坐。
聽說要分家,衣服就撕破。
師:打一種蔬菜,是什么呢?
1、引導幼兒用猜或者是觸摸的方法引出大蒜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
2、觀察并感知大蒜。
3、師講解大蒜的用途。(出示圖片)
二、學習種植方法,師幼共同討論種植方法。
1、請個別幼兒根據已有生活經驗嘗試初步種植。
2、師演示正確的種植方法。
師小結:大蒜有一頭尖尖的,那是它的頭,有一頭圓圓的那是它的
屁股,我們種植大蒜的時候,一定把大蒜的頭朝上,讓它
屁股坐在洞里,這樣它才能長出來。
3、再次請個別幼兒嘗試種植。
三、學習如何照顧管理大蒜。(并出示圖標)
師請幼兒自由發揮想象,并引導幼兒想象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和老師
是怎樣照顧自己的。
師小結:我們要經常記得給大蒜寶寶澆澆水,天氣晴朗時每天給它曬曬
太陽,這樣大蒜就能長得越高越壯。我們還可以給它說些祝福
的話。
四、全體幼兒嘗試種植,教師指導個別幼兒種植,并巡回指導。
五、活動延伸:指導幼兒認真觀察、照顧大蒜,讓每個幼兒愿意參與照料大蒜并關注大蒜的生長愛護班級的小植物。
教學反思
前一段時間我們班上了一節操作課種大蒜 ,幼兒非常感興趣,大蒜貼近幼兒生活。許多幼兒在家里的廚房或者是超市見過,但因成人的種種“阻撓”,孩子總是沒機會擺弄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東西。本次活動能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順應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毫不吝嗇地給予幼兒真實的生活體驗,將“認識大蒜”的靜態知識還原為動態的過程,將“種大蒜”這樣的間接經驗還原為直接經驗,將理性的概念還原為感性的行動,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幼兒真正成為了活動的主體。
活動開始了,小朋友已經認識了它,種之前還需要將大蒜頭剝開,變成一粒粒的蒜瓣。孩子們自己發現蒜瓣上有一頭是像小芽一樣尖尖的,一頭是平平的。正好利用這個我問他們,拿應該怎么種呢,它才會發芽?通過討論,大家知道要把尖尖的那頭在上面,露出一點點。
在正式自己種植開始了,我請小朋友自己將泥鏟在杯子里,用力的往泥里按,直到按進去為止,種好了小朋友自己拿了杯子澆好水,放在種植區里
第三天,我帶著他們一起去看了看,有部分的大蒜已經發芽了,淡綠色的,我鼓勵每位孩子要天天過來觀察,關注大蒜的生長過程。
在活動中,同時也關注到各個層次的幼兒,對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如語言發展和動手能力相對弱的幼兒,在活動中能認真觀察鼓勵和尊重幼兒,采用個別指導的形式,做到因材施教,將活動目標和自己的指導有效合一。對于能力強的幼兒又將難題拋給他們,如,還可以用什么來種大蒜,水可以嗎?沙可以嗎?讓幼兒在活動后,回家可以與一起爸爸媽媽做實驗,解決老師留給他們的問題,讓幼兒在不斷的探究中形成科學的學習品質。
當然在本次活動中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對幼兒的觀察不夠,在幼兒描述種植時,仍有部分幼兒有點困難,沒有給予恰當的引導等。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將更多關注如何將靜態知識還原為動態過程,如何讓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等,設計出更多更好的活動來滿足幼兒的需要。
小百科:蒜,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味辛辣,古稱葫,又稱葫蒜。以其鱗莖、蒜薹、幼株供食用。蒜分為大蒜、小蒜兩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蔥屬。地下鱗莖分瓣,按皮色不同分為紫皮種和白皮種。
【幼兒園中班教案《大蒜》含反思】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