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教案《吸鐵石》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愿意進行探究活動,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引導幼兒在觀察、操作過程中發(fā)現與了解吸鐵石,知道它能將鐵制品吸住,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科學《吸鐵石》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觀察、操作過程中發(fā)現與了解吸鐵石,知道它能將鐵制品吸住。
2、愿意進行探究活動,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餅干鐵盒、回形針、小積木、硬幣、旺仔牛奶罐、布頭、石頭等小玩意每組一籃;人手一塊磁鐵。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餅干盒,問幼兒“這是什么?”故作神秘跟幼兒說“今天老師給大家來變一個魔術,老師不用手指抓餅干盒,只要把手放在盒面上,盒子也會跟著老師的手慢慢地起來!”
1、請個別幼兒試試老師做的魔術
2、引導幼兒發(fā)現老師手中的吸鐵石
二、認識吸鐵石
1、請幼兒看PPT,各種吸鐵石圖片,讓幼兒知道它們都是吸鐵石。
2、請幼兒幫吸鐵石找朋友,老師出示回形針、小積木、硬幣、旺仔牛奶罐、布頭、石頭等小玩意讓大家認識,請大家說說它們誰愿意和吸鐵石做好朋友。
三、幼兒操作
1、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教師引導幼兒用吸鐵石與每個小玩意親一親,看看會不會粘在一起。
2、提問總結:
你們找到的吸鐵石的好朋友都有誰?
它們都是用什么做的?你們怎么知道它是吸鐵石的好朋友?
總結:原來吸鐵石的朋友都是用鐵做的。
那我們把吸鐵石的好朋友放在盒子里,我們送給吸鐵石。
3、請幼兒拿吸鐵石到教室里找一找,教師里哪些物品可以被吸鐵石吸住?
總結:你們在教室里找到的磁鐵的好朋友都是誰?它們是用什么做的?
活動延伸:
我們家里也有很多吸鐵石的好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明天來幼兒園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小百科:吸鐵石:磁鐵是可以吸引鐵并于其外產生磁場的物體。狹義的磁鐵指磁鐵礦石的制品,廣義的磁鐵指的是用途為產生磁場的物體或裝置。磁鐵作為磁偶極子,能夠吸引鐵磁性物質,例如鐵、鎳及鈷等金屬。磁極的判定是以細線懸掛一磁鐵,指向北方的磁極稱為指北極或N極,指向南方的磁極為指南極或S極。(如果將地球想成一大磁鐵,則目前地球的地磁北極是S極,地磁南極則是N極。)磁鐵異極則相吸,同極則排斥。指南極與指北極相吸,指南極與指南極相斥,指北極與指北極相斥。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吸鐵石》含反思】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