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吃完飯,我們把碗和盤子放進盆子里。
徐老師說:“今天我看到有的小朋友沒有把飯吃完,他們把飯倒進垃圾桶里了。”
沒有一個人說話。
徐老師問:“大家知道我們每天吃著香噴噴的大米飯是怎么來的嗎?”
楊小跳說:“在超市買的。”
我說:“是地里長的。”
宋跳兔說:“是稻田里長的。”
徐老師說:“小朋友是不是聽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乖乖兔說:“我知道。”
徐老師問:“你會背憫農(nóng)嗎?”
乖乖兔說:“會~”
徐老師說:“乖乖兔你來背給大家聽聽。”
乖乖兔在背:“憫農(nóng),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下邊也有小朋友跟著背。
徐老師說:“乖乖兔背的真好!春天種下一粒種子,種子發(fā)芽插秧施肥鋤草,農(nóng)民伯伯日曬雨淋才長出我們吃的大米。”
電子黑板屏幕上出現(xiàn)兩排畫。
徐老師說:“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聽聽水稻生長的故事,我們來了解一粒米的一生吧!”
徐老師指著第一幅畫上。
“我是一粒種子,我是一粒米,春天了我要種到地里。”
徐老師指著第二幅畫,第二幅畫是一一簇簇嫩綠嫩綠的小苗。
宋跳兔說:“這是稻米的秧苗。”
“我長成了一顆幼苗,我要來到了柔軟潮濕的田地里。”
宋跳兔說:“這時候要把秧苗插到水田里。”
楊小跳問:“你怎么知道?你又沒有種過稻米。”
我說:“電視上說的,稻米秧苗是要插進水田的。”
宋跳兔說:“我爺爺奶奶就是農(nóng)民,我就看見過爺爺奶奶插秧的。”
徐老師說:“這一幅圖就是農(nóng)民伯伯插秧的畫面。”
乖乖兔說:“以前是農(nóng)民伯伯彎著腰用手插秧,好累好累!”
我說:“現(xiàn)在都是插秧機插秧的,插秧機走過去,秧苗就一排排插好了。”
宋跳兔說:“以后還要鋤草打農(nóng)藥。”
“還要施肥灌溉,接著就是等稻谷黃了,就要收割打稻晾曬脫殼。”
宋跳兔說:“要把稻子割下來,把稻米打下來。”
楊小跳說:“就可以煮飯了。”
宋跳兔說:“稻米要把殼子去掉,才變成我們吃的大米。”
楊小跳說:“這么麻煩。”
徐老師說:“一粒米成為一碗飯的背后有無數(shù)人的付出,特別是我們的農(nóng)民伯伯日曬雨淋那么辛苦。希望大家能夠通過今天的科普,讓我們更加珍惜糧食,愛惜勞動成果做到餐食不浪費哦!”
“我把飯吃完了。”
“我也吃完了。”
“我的碗里一點米都沒有剩下。”
“我以后也要把飯吃干凈。”
徐老師說:“對!我們來幼兒園就要學習一點知識,我們長大了就可以為我們國家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現(xiàn)在我們就已經(jīng)知道要珍惜拉糧食了。”
“我們以后再也不浪費糧食了。”
徐老師說:“既然說到稻米,我們今天就多說一點有關稻米的知識。”
楊小跳說:“我知道稻米就是大米,大米可以做白米飯。”
宋跳兔說:“這是你剛剛知道的。”
楊小跳說:“你還不是。”
宋跳兔說:“我早就知道稻米脫殼就是大米。”
徐老師問:“你們知道稻米的過去嗎?”
楊小跳說:“稻米就是用種子種的。”
宋跳兔說:“肯定農(nóng)作物都是用種子種的。”
徐老師說:“中國很早很早就在種植稻米,在江西北部仙人洞吊桶環(huán)遺址,在湖南道縣玉蟾巖遺址發(fā)現(xiàn)古稻米的遺存。”
我說:“我在電視上看到考古發(fā)現(xiàn)的很早的稻米。”
宋跳兔說:“古代的稻米都變成黑色了。”
乖乖兔說:“那是稻米已經(jīng)碳化了。”
徐老師說:“這說明上萬年之前那里的古人就在進行水稻的馴化活動,這是距今近萬年前野生稻存在以及逐漸被馴化的最直接證據(jù)。”
我說:“一萬年!那么早!”
宋跳兔說:“我那時候還沒有出生呢!”
乖乖兔說:“你爺爺?shù)臓敔敹紱]有出生。”
徐老師說:“新中國剛成立那會,我們水稻的畝產(chǎn)才一百五十公斤,美國原國務卿艾奇遜曾斷言,共產(chǎn)黨的政府也解決不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但是中國共產(chǎn)黨和政府解決人民吃飯問題。”
我說:“有一個袁隆平爺爺就是研究稻米的。”
徐老師說:“這就牽扯出一個新的話題,種子。”
楊小跳說:“就是大米。”
宋跳兔說:“袁隆平應該是爺爺?shù)臓敔敗!?br />
我說:“我爺爺外公都那么老了,袁隆平爺爺比我爺爺外公還要老。”
徐老師說:“就是這個袁隆平爺爺改變了稻米的產(chǎn)量。”
乖乖兔說:“是超級稻。”
徐老師說:“對!就是超級稻,超級稻把原來每畝地的單產(chǎn)從一百五十公斤提高到五百公斤。”
楊小跳說:“那么多!不是大米吃不完了。”
我說:“中國好多人喲!”
徐老師說:“中國有十四億人,中國人多地少,所以我們要努力增產(chǎn),用有限的土地養(yǎng)活更多的人。”
乖乖兔說:“袁隆平爺爺已經(jīng)去世了。”
楊小跳說:“好可惜喲!”
宋跳兔說:“那天到處都是鮮花。”
楊小跳說:“袁隆平爺爺去世了,誰來研究種子呀?”
徐老師說:“中國有那么多人,有你,有他。”
楊小跳說:“我又不會種稻。”
乖乖兔說:“我們還要上學啥!”
楊小跳說:“學種稻嗎?”
我說:“你也可以學其他的呀!”
楊小跳說:“我要學超級飛俠。”
宋跳兔說:“超級飛俠你可以一個人玩,我們都去上大學。”
乖乖兔說:“我們都可以去上大學。”
徐老師說:“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處處鮮。中國人才輩出,一個袁隆平爺爺走了,還會有千千萬萬個袁隆平涌現(xiàn)出來,弄不好我們班的小朋友里也會出現(xiàn)一個袁隆平。”
楊小跳說:“我不喜歡種地。”
乖乖兔說:“你沒有文化,你還當不好現(xiàn)在的農(nóng)民。”
宋跳兔說:“我長大了可以去幫著我爺爺喂豬。”
徐老師說:“現(xiàn)在沒有文化也當不了農(nóng)民。”
【幼兒園觀察記錄:粒粒皆辛苦】相關文章:
• 鋤禾憫農(nóng)稻田粒粒皆辛苦少兒舞蹈配樂成品LED大屏幕背景視頻素材
• 幼兒園觀察記錄《孩子需要老師的鼓勵和表揚》
• 幼兒園觀察記錄推薦《“小小個”的忽視》
• 幼兒園觀察記錄案例《學會理解幼兒的想法》
• 幼兒園觀察記錄案例《就讓孩子自己動手》
• 憫農(nóng)鋤禾六一兒童節(jié)水稻粒粒皆辛苦農(nóng)田少兒舞蹈LED大屏幕背景視頻素材
• 幼兒園觀察記錄案例《幼兒解決沖突能力的養(yǎng)成》
• 幼兒園觀察記錄托班《洗手時玩水》
• 幼兒園觀察記錄小班《你給他擦擦鼻涕吧》
• 幼兒園觀察記錄表使用現(xiàn)狀與策略
• 幼兒園觀察記錄《要尊重每一個孩子》
• 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