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幼兒知道老師會彈琴、唱歌、畫畫等。
活動思路:
小班的新生剛入園,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環境,一切都是陌生的,有些幼兒情緒不穩定,哭鬧著不肯上幼兒園,有些則說不清楚自己是哪個幼兒園的,不知道自己班級的名稱、班上老師的稱呼,講不清楚老師是誰,遇到困難時,不知道找老師幫助解決。為了盡快讓小朋友熟悉自己所在的教室,懂得物品應放在固定的地方,能夠喜歡上幼兒園,喜歡這個班集體,認識這個班上的老師,知道老師都是很關心、愛護小朋友,我們開展了“我是科學園幼兒園小朋友”的活動。
※我的班級
鏡頭一:戶外活動結束后,小朋友在排隊,有幾個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班級,走到其他班去了,任憑老師在說:“小二班的小朋友集合了。”他們也沒有反應,直到老師將他們一一找回。
鏡頭二:當成人問起小朋友:你上的是哪個幼兒園?在什么班?有的幼兒顯得一臉迷茫,不知道怎么回答。
鏡頭三:老師領著找不到班級的孩子,逐個班問:這是你們班的小朋友嗎?二這些小朋友始終說不出自己所在的班級。
針對以上這些情況,我們和孩子就“我們的班級”進行了談話,以便讓幼兒知道自己所在的幼兒園和班級的名稱。
活動重點:
1、學會說:我是科學園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
2、能準確找到自己班級的位置,懂得物品要擺放在固定的位置。
談話活動:
一、你們知道我們是什么幼兒園嗎?我們是哪個班的小朋友?
二、出示教室中一兩件物品,請幼兒說出它們的名稱,并請幼兒將這兩件物品放回原處。
師:小朋友,請看一看我們的教室里還有哪些東西,它們放在什么地方?
幼兒:有鋼琴,在墻邊。
有桌子。
有小朋友坐的椅子。
那里有很多玩具,在筐子里面。
有被子,在那里呢!還有掛毛巾的地方,還有我的標記呢?
三:我們的教室漂亮嗎?你們喜歡嗎?
四:我們在教室里干什么呢?
幼兒:上課,玩游戲,老師彈琴,我們唱歌……
五:共同小結,使幼兒知道教室是小朋友學本領,做游戲的地方。教室要干凈整潔,小朋友拿了東西要放回原處,不亂扔東西,把物品放在固定的地方,還要保持教室的清潔。
活動延伸:
1、游戲活動:找找我們自己的東西
(練習能夠準確地找到自己的小椅子,杯子,毛巾和作業柜)。
活動評析
在活動開始時,多數幼兒還不太會回答問題、膽怯、不敢講話,在談話和游戲活動中,我們鼓勵每一個孩子,并教孩子們講,他們膽子大不了起來,能清楚地講出自己是“科幼”小朋友和所在的班級。幼兒對教室的觀察仔細了,參與活動的興趣有所提高,知道去尋找各種他們基本能找出教室里的物品,但擺放的位置還不是很清楚,需要老師的幫忙。但還有個別幼兒不能參與其中。
※我班上的老師
孩子們清楚了自己所在的幼兒園和班級后,另外一個問題還等待我們去解決:有的幼兒對老師的稱呼還分不清;有的孩子想上洗手間,卻不告訴老師……于是我們接著進行了“我班上的老師”這一活動,目的在于讓幼兒和老師親近起來,樂于向老師表達自己的意愿。
一、
談談班上的老師
師:我們是哪個班的小朋友啊?
幼兒:小班
不,是小二班!
我們班有三位老師。
師:對,有位老師。我是誰呢?
那我又是誰呢?(劉老師問)
小朋友你們仔細聽,我是楊老師,她是史老師(老師做自我介紹)
我長得什么樣?
…………
談話時發現幼兒能注意老師的頭發,衣著等特征。
二、老師幫我們做什么
師:老師非常喜歡你們,你們喜歡老師嗎?
老師幫助小朋友做什么?
幼兒:老師幫我們穿衣服,梳頭。
還給我喂飯。
老師抱我,還教我們做操。
哦還有唱歌呢!
……
活動評析
在談話中,我疏忽了老師的自我介紹,導致幼兒雖然能簡單的說出老師的樣子,但還不太能區分老師的不同。回答問題是,還不會一個一個的講,這還需要我們老師教他們如何傾聽、如何在集體面前講述。
許多幼兒知道老師會彈琴、唱歌、畫畫等。
【案例:幼兒園是我家(小班)】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