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圍裙》適用于小班的美術(shù)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大膽運用已有經(jīng)驗裝飾媽媽的圍裙,感受媽媽的辛勤勞動,增強幼兒愛媽媽的情感,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圍裙》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感受媽媽的辛勤勞動,增強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2、能大膽運用已有經(jīng)驗裝飾媽媽的圍裙。
3、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實物:圍裙若干件。
2、人手一張圖片《媽媽的圍裙》。
3、油畫棒、水彩筆。
活動重點:
運用已有經(jīng)驗大膽裝飾媽媽的圍裙。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出示圍裙,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這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
誰經(jīng)常穿著它?你家的圍裙什么顏色?
2、了解圍裙的用途
——媽媽穿圍裙做什么?
二、操作部分
1、角色游戲《我穿圍裙來做飯》
幼兒自由選擇圍裙穿上,模仿媽媽炒菜、做飯、搞衛(wèi)生。
2、情感交流
——媽媽做這么多事,真辛苦!
那小朋友可以幫媽媽做些什么呢?
鼓勵幼兒說出為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捶背、擺碗、洗襪子等。
3、繪畫《我為媽媽畫圍裙》
思考:
——如果請你為媽媽畫一件圍裙,你想在圍裙上畫什么呢?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大膽說,鞏固已學繪畫基礎(chǔ)。
——讓我們來為媽媽畫一件漂亮的圍裙吧!
幼兒自由選擇油畫棒、水彩筆裝飾圍裙。
三、結(jié)束部分
幼兒互相欣賞作品,介紹自己設(shè)計的圍裙。
延伸活動:
幼兒可將自己裝飾好的圍裙帶回家送給媽媽。
小百科:圍裙就是做飯時,用來擋住一些不干凈的東西把衣服搞臟的一藏語稱“幫單”。是廣大藏族婦女十分喜歡的生活用品,也是藏族婦女的標志。
【幼兒園小班教案《圍裙》】相關(guān)文章:
• 幼兒園中班美術(shù)公開課教案《想象畫開滿鮮花的樹》含反思
上一篇:幼兒園小班教案《小蝌蚪》含反思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