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教案《身邊的危險》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健康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怎樣避免日常生活中常見意外事故的發生,知道遠離危險,不做危險的事情,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健康《身邊的危險》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知道遠離危險,不做危險的事情。
2、學習怎樣避免日常生活中常見意外事故的發生。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小朋友在無蓋的井旁玩耍會有什么危險?
2 、在馬路上踢球會有什么危險?
3 、給陌生人開門會有什么危險?
4 、在窗臺旁邊玩耍會有什么危險?
5 、玩火、鋒利的刀具等會有什么危險?
活動準備
1、教師收集生活中危害人們生命的圖片資料。如趴到窗臺上往下看而失足、趴在樓梯扶手從上往下滑而摔傷、不遵守交通規則出 現交通事故、觸電或溺水造成死傷等。
2、教學掛圖一幅。
3、在小朋友們做游戲或玩耍時做的不正確的姿勢打印出來讓小朋友門看。
活動過程
1、展示日常生活中打印出來的有關意外事故的圖片資料,引導幼兒討論。
(1)、提問畫面上的人在干什么?發生了什么事情
(2)、問什么發生這些危險的事情?應該怎樣才能避免這些危險的事故?
2、看教學掛圖,討論:我們身邊還有什么危險?應該怎么樣預防這些危險的發生?
(1)教師引導孩子觀察掛圖畫面,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發現圖中危險的地方。
(2)教師告訴孩子圖中的危險就存在我們身邊,讓小朋友們時刻注意危險就在我們身邊,如坐車不按老師或售票員的要去坐好,趴在樓梯扶手上向下滑,在戶外活動時猛跑,在滑梯上倒著或蹲著滑下來,用筆尖、剪刀等對人或物揮舞,給陌生人開門等。
3、教師設計安全標志
(1)老師教幼兒認識這些標志,教幼兒避免危險的發生,應該怎么做。
(3)教師把自己設計的標志粘貼到容易發生危險的地方,提醒幼兒這些地方危險。
教學反思
教師編創自我保護反面的兒歌、故事,表演給小朋友們看提醒大家注意身邊的危險,掌握避免危險的方法,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護意識。
小百科:危險是警告詞,指某一系統、產品、或設備或操作的內部和外部的一種潛在的狀態,其發生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的狀態,還有是一些機械類的危害。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身邊的危險》含反思】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