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烏龜跳舞》適用于大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大膽的講述自己的方法和新發現,發展觀察、比較及語言表達等能力,樂意參加操作活動,有探索“烏龜”等跳舞的興趣和好奇心,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烏龜跳舞》教案吧。
教學目標:
1、樂意參加操作活動,有探索“烏龜”等跳舞的興趣和好奇心。
2、能大膽的講述自己的方法和新發現,發展觀察、比較及語言表達等能力。
3、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教學準備:
知識準備:已知影子產生的條件( 物體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烏龜、小熊打鼓、金魚形象的圖片;白紙、手電筒、膠水若干。
教學重難點:
積極主動的利用已有的材料進行探究活動,嘗試用流暢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發現。
教學方法與手段:
談話法、游戲輔助教學
活動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
師:昨天我做了一個夢,夢見了桌子上的紙烏龜涂上膠水以后,它居然跳起了舞來!你們信嗎?為什么呀?——幼兒回答。
師:有人信也有人不信,老師也不知道到底行不行。請你們去嘗試一下吧!
二、多次操作活動,師幼共同探討。
為幼兒幼兒一支手電筒、一張白紙、一只紙烏龜、膠水,啟發幼兒設法讓紙烏龜跳起舞來。
1、第一次操作,教師觀察,了解幼兒的探究情況。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烏龜、膠水、手電筒和一張白紙(交代操作要求),請你動動小腦筋讓烏龜跳起舞來吧!
師:你們的烏龜會跳舞嗎?你是怎么讓它跳舞的?——幼兒上來演示自己的成果。
師:其實這只烏龜自己會不會動?為什么它能夠跳起舞來呢?——幼兒互相討論后個別回答。
小結:對啦,這只紙烏龜自己是沒有動,也不會跳舞。但是,烏龜背后沒有全部涂上膠水,而且它的頭、腿和尾巴向上翹,再用手電筒的光照著它并且移動,它就會跳舞啦!
2、第二次操作,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幼兒探索改變光線的方向產生的不同效果,并且嘗試模仿烏龜跳舞的動作。
師:剛才有幾位小朋友沒有成功,那么接下來請你們再來玩一次,用你剛才的那只烏龜,根據我們討論出來的方法,讓小烏龜都跳起舞來吧!完成的小朋友可以動動腦筋,看看你的烏龜還會不會做其他的動作。
師:你的烏龜跳了什么舞?你是怎么照的?——幫助幼兒照烏龜,鼓勵幼兒學一學烏龜的動作。
小結:光線的方向改變了,烏龜跳出來的舞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可以左右晃,有的可以……
3、第三次操作,探索不同的材料跳出不同的舞。
師:看到小烏龜跳舞跳的這么高興,還有其他的小動物也想動起來呢!(出示小熊、金魚圖片)但是,它們會怎么動呢?請你開動一下小腦筋,想好了以后再動手試試看。盤子里有圖片,每位小朋友都去試一試吧!
師:你們成功了嗎?請幾位小朋友上來展示給大家看一下吧!——幼兒個別介紹。
(小熊打鼓:上下照,金魚游動:左右照。)
師:小熊打鼓的時候可以有不同的節奏,可以……也可以……如果效果不明顯該怎么辦呀?——幼兒討論后個別回答。
小結:我們可以把手電筒放的離平面更近一些,這樣光線的位置變化了,影子也是會變的!讓小動物動起來的方法是不是很神奇?
三、延伸活動。
師:老師在科學區也準備了一些有趣的材料,一會兒做游戲的時候我們一起去那里玩玩吧!
小百科:烏龜隸屬于龜科、烏龜屬的一種。有時特指 烏龜別稱金龜、草龜、泥龜和山龜等。在動物分類學上隸屬于爬行綱、龜鱉目、龜科,是常見的龜鱉目動物之一。
【幼兒園大班教案《烏龜跳舞》】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大班教案《水在變嗎》
下一篇:幼兒園大班教案《彈簧》含反思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