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優秀健康教案《做按時起居的好孩子》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健康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制訂起居計劃,養成按時起居的好習慣,了解早睡早起和午睡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優秀健康《做按時起居的好孩子》含反思教案吧。
設計意圖:
進入大班后,我發現班上部分孩子有遲到現象,還有部分中午回家吃飯的孩子下午游戲時常常萎靡不振、昏昏欲睡,有的甚至伏在桌上睡覺。經過了解得知,這些孩子遲到是因為前一天晚上睡得太晚,導致第二天早上醒得太遲;而一些孩子下午游戲時打瞌睡則是由于沒有午睡,大腦沒有得到充分休息。為了使孩子養成早睡早起和午睡的習慣,我設計并開展了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早睡早起和午睡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2.學習制訂起居計劃,養成按時起居的好習慣。
3.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1.自制故事動畫《淘氣的小黃鴦》。
2.圖片兩幅,內容為。(1)一個長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的女孩;(2)一個長得瘦弱矮小的男孩。
3.投影儀一臺,自制鐘表。
4.“我的作息表”,上有姓名、睡覺時間和起床時間三欄。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動畫故事《淘氣的小黃鶯》,理解故事內涵
師:小黃鶯的歌唱得怎么樣?可它為什么沒有得到大獎?(引導幼兒明白小黃鶯沒有得到歌唱比賽的大獎是因為它遲到了)
師:小黃鶯心里怎么樣?第二次小黃鶯參加比賽沒有得到大獎?為什么?
二、幼兒對比觀察圖片,感受按時起居和不按時起居對身體健康的不同影響
師(出示圖片一):這個男孩長得怎么樣?為什么會長得又矮又瘦?
師(出示圖片二):這個小女孩長得怎么樣?為什么小女孩長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
師:你喜歡哪個小朋友?為什么?
師(小結):按時起居的好習慣有利于身體健康。
三、討論入睡和起床的合適時間
師(出示自制鐘表):你們覺得晚上什么時間睡覺、早上什么時間起床合適呢?
師(小結):晚上大約8點上床睡覺,早上大約7點起床,這樣比較合適。
四、幼兒學習制定自己的起居時間表
師:以后你打算什么時間睡覺、什么時間起床呢?請在表格中的鐘表圖上畫上指針表示時間。(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了解幼兒的制訂情況。)
五、延伸活動
要求幼兒將制訂好的作息表帶回家貼在床邊。請家長督促幼兒按作息表睡覺和起床,用笑臉圖譜和哭臉圖譜對幼兒能否按時睡覺和起床進行評價,鼓勵幼兒做按時起居的孩子。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后,我認真反思了這節課,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教學決定,在活動中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現、探討、尋找,讓孩子在觀察時享受探索的快樂。一節課下來,我個人認為,我設計的這節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小百科:起居:古代養生家認為,春夏宜養陽,秋冬宜養陰。因此,春季應"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夏季應"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成秀";秋季應"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冬季應"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有所得"。
【大班優秀健康教案《做按時起居的好孩子》含反思】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