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工作典型案例三則
一、小小日記情牽家園我園長期使用的《娃娃情趣日記》是我與幼兒、家長談心交流的快樂天地。我時常和家長一起,懷著欣喜和童心拜讀孩子們的童言稚語,分享他們別出心裁的神奇遐想,體驗他們成長中的歡樂與煩惱。
曾經有一位5歲的中班幼兒奇奇在《娃娃情趣日記》中說:“今天我發燒了.媽媽給我喂藥時,我說:‘今天是個幸福的日子,我不用拉二胡了,要是天天都生病該多好呀!’媽媽抱著我哭了.她說:‘如果奇奇覺得拉二胡這么痛苦的話.媽媽不再強迫你了……”’
看完這則日記,我在日記下面給孩子媽媽寫了一段留言:“奇奇媽媽,您辛苦了!同為母親,我很理解你在兒子成長過程中傾注的心血,看著別人家的孩子琴棋書畫、彈唱說跳,當媽媽的總想也能為自己的兒子挖掘些什么.打造個特長或優勢。我很贊同去年孩子入園時您跟我說的那句話——要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為了這個良好的愿望.您付出了許多。看了奇奇的這篇日記.相信您會和我一樣,得出這么一個簡單的結論: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那必定是最好的教育�!笔潞�,在與奇奇媽媽交換意見的談話中,孩子媽媽感慨地說:“孩子是病中見真情,老師的分析有道理,做父母的受從眾心理驅使,為了讓孩子有個特長結粱難為了孩子直不商該.”
二、特別的孩子特別關注
近年來,特殊兒童、問題兒童的數量日漸增多,面對那些特殊的個體,我關注的是他們特殊背后的深層因素,思考的是如何尋求個性化的教育方案。
我班的小女孩子歆,年齡最大,個兒卻最小,從別的幼兒園轉來前以“一頂百”著稱,她的情緒始終處于高度興奮和煩躁狀態,她那極具煽動力的叫聲、笑聲常常帶動和干擾同伴的情緒。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與家長的多次溝通,我發現孩子的癥結在于睡眠的障礙,幾乎每個中午她都不睡覺,大腦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無法得到正常的調節。為了幫助子歆建立良好的情緒狀態,促進她身體的健康成長.我與子歆的外婆交換了孩子在園的午睡情況,她告訴我:“孩子從小入睡就是一大難題。她對光線特別敏感,家人不僅要把所有的窗簾關閉,還要用一條厚毛巾扎住她的眼睛方可安睡。”于是.我為子歆安排了一張背光的床位,用一塊手帕輕輕地放在她的'眼睛上,讓她先養成閉目養神的習慣。每天中午,我放下手上的所有活兒,站在她的床頭,默默地注視,輕輕地撫摸,讓她在愛撫中漸人夢鄉。
子歆的入睡難問題解決了.個子長高了,走出了體弱兒的行列,帶過她的老師都驚喜地發現,孩子的情緒穩定了.學習活動中思維活躍,表現出超常的記憶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音樂、舞蹈才能。
看到孩子的轉變,最高興的是家長.子歆的外公欣慰地告訴我:“從孩子出生以來.家里換了五個保姆都沒用,還是老師有辦法�,F在,令我們全家頭痛的吃飯、睡覺問題終于解決了�!�
三、為孩子開啟家庭幸福之門
家庭是兒童幸福生活、健康成長的搖籃。然而,父母的離異、家庭的動蕩,直接沖擊著幼兒稚嫩的心田,也向教師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
青青,我班一位特別懂事、乖巧、聰明又伶俐的小女孩.因擔憂父母要離婚,在園情緒極度不穩定,連續多日以淚洗面。為了幫助青青有完整的父愛和母愛.我主動約了青青的爸爸來園,與他作了一次深談.也許是同齡人對婚姻
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觸動了他,也許是我的誠心和好意感動了他,這次談話,喚醒了他作為父親的良知和對家庭的責任感.不久夫妻和好了,青青重新找回了幸福、完整的家。事后,青青的奶奶握住我的手.熱淚盈眶地說:“謝天謝地,兒子媳婦總算和好了.巫老師,你真是做了件大好事,讓我家青青開心起來了.也挽救了我兒子的婚姻和家庭�!�
青青開心了,臉上恢復了往日的神采,作為她的老師。我分享到了她的歡笑和愉悅,品嘗到了為孩子開啟家庭幸福之門所帶來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青青奶奶的一席肺腑之言,更讓我感受到了家長對教師工作的認同、滿意和信賴。
【家長工作典型案例三則】相關文章:
下一篇:捕捉兒童敏感期讀后感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