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抬頭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一、活動背景
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風化雨的主宰。農歷二月二,人們祈望龍抬頭興云作雨、滋潤萬物,素有"二月二剃龍頭"的說法。中國民間普遍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因此,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
二、活動主題
公益從頭開始
三、活動時間
**年3月**日(周六)上午9:00-11:00
四、活動地點
天山公園
五、參加人員
濱湖新區小朋友(共50名),理發師若干名
六、活動內容
1、征集志愿者
征集濱湖新區自愿參加此次活動的小朋友和發型師志愿者,前往所在社區(網格)報名。
2、造型制作大比拼
每位發型師限做3-5個發型,參與優秀發型評比。
3、優秀造型評選
現場挑選20名群眾,對所有發型師完成后的造型進行現場評選,評選優秀造型獎10名,優秀志愿者10名。
4、頒發獲獎證書。
七、活動目的
以中華民族傳統習俗為契機,將民族習俗與現代生活相結合,鼓勵大家熱愛生活,勤奮工作。同時,通過此次活動能帶動大家熱愛公益,積極參與公益事業中來,積極營造良好的公益氛圍。此外,鼓勵大家在平凡工作中樂于創新,為濱湖建設出一份力。八、活動要求
1、本次活動本著志愿的原則,各單位應精心組織,積極做好相關宣傳、安全保障和協調工作。
2、活動中所需的理發器材,均為自帶,請妥善帶好相關器械,其他有主辦方提供。
3、參與的理發師可攜帶本店的相關宣傳材料,現場宣傳。
4、設計的造型可以是圖案、文字、符號等,但必須內容健康,積極向上,否則不予評比。
設計思想
“二月二,龍抬頭”,各地差不多都有這種說法。黃河口一帶把這一天叫做“春龍節”。因為陰歷二月初,正當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從這一天起,開始雷鳴了,傳說打雷是天上的龍怒吼或甩尾巴,龍睡了一冬天,到這一天開始蘇醒,所以天上有雷鳴。這一天正當初春季節,適宜于耕作,也因為各種蟲鳥開始活動,就有吃蝎豆避免蝎子蟄的風俗,
活動一認識龍
目的:
1.讓幼兒知道龍的來歷,了解龍實際上是不存在的,是我們中華民族創造的。
2.讓幼兒了解有關龍的傳說、故事,豐富關于龍的詞匯。
3.讓幼兒知道我們是龍的傳人,龍的子孫,培養幼兒的自豪感。
準備:
課前搜集龍的圖案、有關龍的傳說、故事,歌曲磁帶《龍的傳人》。
過程:
1.引導幼兒談話: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見過龍?(龍燈、龍船、龍袍、龍旗、商標、北京的五彩琉璃“九龍壁”等等。)
2.老師向幼兒展示一些龍的圖案,讓幼兒觀察:龍是什么樣子的?(龍的形象: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麟似鯉,爪似鷹,掌似虎。可以這樣理解,龍的身體各部分是許多種動物的一部
分拼湊成的,它集各種動物有力、優美的特點于一身。這說明龍是古人虛構的,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
3.老師講解龍的來歷及它的價值:龍是中華民族創造的,距今五、六千年前,龍就誕生了。那時,龍的形象還不象現在,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不斷改造創新著龍的形象,還賦予了龍非凡的神力。現在,龍的形象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古人認為龍能“興風雨,利萬物”,古書中還寫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可見,龍在人們的心目中是吉祥之物,人們特別喜愛它。在民間哪里有快樂的場面,哪里就少不了龍。傳說中,它是消災降福的“龍王”,雕刻在宮殿建筑上,它是帝王政權的象征,在工藝圖案中,則是一種瑰麗的裝飾。
二月二
同學們,農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日子,此后雨水會逐漸增多,預示著這一年的好收成。 你們知道這一天又叫什么節嗎?
資料卡
農歷的二月初二,我國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蘇,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所謂“龍抬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蘇醒。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蝎子、蜈蚣都露頭”之說。天上“龍抬頭”的同時,春天也慢慢來到了人間。此時節,大地返青,春耕從南到北陸續開始。因此,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漢族民間傳統節日。
你知道嗎?
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風化雨的主宰。農歷二月二,人們祈望龍抬頭興云作雨、滋潤萬物,素有“二月二剃龍頭”的說法。中國民間普遍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因此,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每逢二月二這一天,家家理發店都是顧客盈門,生意興隆。
二月二是蟄龍升天的日子,而中國人素以龍為圖騰,這一天“剃龍頭”,體現出人們祈求神龍賜福的美好愿望。 〃你還知道二月二的哪些小知識?
實踐天地
〃課內以“二月二,龍抬頭”為主題辦一期手抄報,貼到班級的宣傳欄里。 〃課外查閱有關中國龍的資料,在班級內交流。
拓展延伸
小調查:青島地區的人們還有哪些二月二的習俗?
【二月二龍抬頭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上一篇:小班端午節假期安全教案
下一篇:小班音樂新年好教案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