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年齡較小,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有限,擁有的知識均來自日常生活,因此,生活化的課程是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課程形式。近年來,幼兒園對生活化課程的開發、實施日益重視,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也在不斷更新,對生活化的課堂教學進行積極的研究和實踐,但是由于理論知識和經驗的缺乏,在生活化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誤區,影響了課程的效果�;诖�,試提出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的對策。
[關鍵詞]生活化課程;主題活動;課程構建;生活技能
生活化課程是指在幼兒生活和認知的基礎上所開設的符合幼兒思維的課程。通過生活化課程的學習,能引導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探索、思考和發現,身心獲得健康發展。
一、幼兒園生活化課程中存在的誤區
(一)將生活化課程等同于生活技能學習
幼兒園在構建生活化課程時往往對生活化的理解過于表面和膚淺,認為生活化課程就是培養幼兒的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如吃飯、穿衣、洗臉、刷牙、如廁等�;谶@一認知,幼兒園認為小班的幼兒生活技能較差,更需要開設生活化課程,而中班和大班幼兒的生活技能已經較為熟練,可以適當降低生活化課程的比例。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思想和觀點,說明教師的思路尚不夠清晰,對生活化課程的本質認識不足,簡單地將生活化等同于生活技能本身。實際上,生活化課程是指通過生活化的方式開展學習,將課程生活化,其內容并不僅僅局限于生活技能,而是包含幼兒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學習、游戲等。對此,教師要有正確的認識。
(二)生活化課程通過主題活動的方式開展
當前,很多幼兒園生活化課程的開展方式還不科學,將生活化課程簡單地等同于主題活動,沒有將生活化課程滲透在每天的教學中,而是只在特殊日期,如節日、紀念日、校園活動日組織主題活動時進行教學和科研,混淆了生活化課程和主題活動。實際上,主題活動是幼兒園的一種活動形式,通常是用來進行有針對性的主題教育,它運用在幼兒的學習、游戲環節通�?梢匀〉昧己玫男Ч�,但是在生活技能訓練方面效果不佳。生活化課程涉及到幼兒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生活技能、學習、游戲等,在幼兒園的各個環節都要使用生活化的方式來引導幼兒學習。因此,將生活化課程等同于主題活動是不科學的,不利于生活化課程的構建。
(三)對生活化課程的設計和安排過于呆板
幼兒園在開展生活化課程時,對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安排過于刻意和呆板,多是設計好的條條框框,限制了幼兒的思維和想象力。首先,很多生活化的知識和現象需要幼兒實地觀察和體會,可教師卻將生活化課程限制在教室內、課堂上。例如,幼兒園開設了一堂觀察螞蟻的課,教師將螞蟻裝在瓶子里,帶到課堂上讓幼兒觀察,然后向學生講解螞蟻的身體構造、習性等,學習過程比較枯燥。其實,這節課完全可以在室外進行,讓幼兒在墻角、花叢、樹林等位置尋找小螞蟻并觀察他們的習性,教學效果會大大改善。其次,幼兒園經常會組織一些“走出去”的活動,這是生活化課程的重要內容,深受幼兒喜愛。但是教師通常在此過程中對幼兒進行過多控制和束縛,例如游覽公園、參觀消防局、科技館時,教師會提出嚴格的內容和限制條件,要求幼兒按照已經設計好的內容學習和思考,不利于幼兒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養。
(四)將生活化課程和知識學習對立起來
幼兒園對幼兒的知識學習非常重視,往往認為在生活化課程中無法很好地開展知識教學,這是由于一方面,他們認為生活化課程中涉及的內容都是粗淺的生活知識和技能,知識教學很難開展;另一方面,他們認為生活化課程只能向幼兒傳授生活化和常識性的知識,無法進行邏輯性知識的教學。這些認知將生活化課程和知識教學對立起來,認為通過生活化課程無法構建科學、理性、嚴謹的教學環境,而更愿意通過傳統、嚴肅的方式開展知識教學,如模仿小學的上課形式或者讓幼兒用正式的實驗儀器做實驗等,而不是將知識融入生活化課程,通過生活化的方式傳授給學生。歸根結底,這一現象是由于教師對生活化課程的理解不深及設計不科學造成的。
二、幼兒園生活化課程的構建策略
(一)對生活化課程樹立正確理念
生活化課程在我國幼兒園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很多幼教工作者對它的認知和理解存在偏差,導致生活化課程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因此,當前的首要任務是樹立對生活化課程的正確理念。首先,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認識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和生活化課程對幼兒發展的價值,從思想上重視生活化課程的研究和實踐。其次,要加強教師自身專業素質的提升。生活化課程對我國幼兒教育來說還屬于新興事物,教師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和方法,并與工作實踐相結合,提升自身專業素質,開發設計出符合幼兒成長需要的生活化課程。再次,建立明確的生活化課程目標體系。要保證生活化課程的質量和教學效果,樹立科學的目標至關重要,目標制定要根據幼兒的成長發展現狀,保證具有層次性和可操作性,然后以此為導向,構建生活化課程。
(二)精心選擇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生活化課程構建中,內容的選擇是核心環節�;谟變旱哪挲g和認知特點,教學內容的科學性、趣味性、系統性等都會影響到生活化課程的教學效果,因此,所選擇的教學內容要從幼兒的發展需求出發,做到以幼兒為本。首先,教學內容要符合幼兒的興趣。幼兒年齡較小,興趣是他們學習的最大動力,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充分考慮幼兒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例如,幼兒普遍對交通工具充滿興趣,教師不妨選擇交通工具作為生活化課程的內容,讓幼兒認識各種交通工具,并融入交通知識和規則的講解,幫助幼兒加深對交通工具及規則的認知。其次,將節慶日與生活化課程聯系起來。節慶日大多帶有特殊的意義,其中包含的歷史文化知識對促進幼兒成長大有裨益,因此,將節慶日納入生活化課程內容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傳統節日端午節、重陽節、中秋節可以讓幼兒了解節日的由來、風俗,制作代表食物等;各種重大紀念日如世界環境日、全國消防日、植樹節等也都可以納入生活化課程,讓幼兒對社會建立基本的認知。
(三)科學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是生活化課程體系的重要構成要素,其科學性直接影響幼兒對知識的吸收程度。幼兒由于年齡和認知限制,在理解和接受能力方面較弱,這時教師要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來傳授課程內容。首先,在生活化課程教學中使用幼兒可以理解的語言和表達方式。與幼兒進行語言交流互動是生活化課程主要的教學方式,教師的語言表達方式就顯得格外重要。教師要注意使用幼兒可以理解的生活化語言,引導幼兒參與學習。如在世界環境日開展教學活動時,向幼兒講解環境污染的危害并教育他們要愛護環境。其中,“環境污染”這一詞匯對幼兒來說非常抽象,教師可以用“我們生活的地方變得很臟”等語句來代替和解釋,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其次,要構建生活化的教育環境,就要在幼兒的日常生活環境中加入教育元素,如墻上張貼圖片等,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學習。
(四)積極進行生活化的課后拓展
幼兒教育并不僅僅局限于學校和課堂,日常生活也是幼兒教育的重要陣地,進行課后拓展符合生活化課程的教育理念。生活化課程的開展要想取得理想效果,離不開課后的拓展和鞏固,日常生活是生活化課程的依據和來源。幼兒在幼兒園學習了相關的知識和內容后,只有在生活實踐中運用和鞏固,才能真正內化為自身的能力,實現健康主動地發展。例如,幼兒園生活化課程中學習了交通知識后,幼兒在日常外出時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看交通標志、了解交通規則,加深對交通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再如,學習了婦女節、父親節、母親節等節日的由來和意義后,可以在節日為父母準備禮物和祝福,培養幼兒的感恩之心�?傊�,生活化課程的設置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有助于提高幼兒教育質量。為此,幼兒園要重視生活化課程的構建,設計出符合幼兒發展需求的課程,讓幼兒在活動中不僅增長知識,而且收獲快樂與情感,保證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陳亮華,劉雪茹,陽學文.回歸生活課程理念與幼兒園主題教學實踐[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5,(20).
[2]關秀鳳.幼兒園社會教育生活化有效策略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5,(07).
[3]劉智成,謝淑海.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的意蘊、緣由及路徑[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2,(09).
[4]邢春香.試論幼兒教育生活化的意義與實施[J].黑河學刊,2012,(04).
[5]南瑞霞.淺談幼兒園課程改革的趨勢及對教師的要求[J].教育革新,2012,(05).
[6]吳佳鈺.論幼兒園課程的文化功能[J].特立學刊,2012,(03).
作者:戴玉云 單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涵西幼兒園
【幼兒園課程生活化誤區及策略】相關文章:
上一篇:電子白板趣味化幼兒園數學活動分析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