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貓是一種非常可愛的小動物,也是幼兒非常常見的,但是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我們的孩子很少有機會能夠近距離地接觸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在《指南》科學領域的目標中有明確指出要培養幼兒“親近自然”,即為本活動的核心經驗之一。我們都知道自然既包括:云、霜、霧、雪這些現象,也包含著動物、植物這些真實的生命體。在本次活動中,我們把貓咪作為幼兒親近自然的主要載體。
活動目標:
1.愿意近距離地觀察實物貓咪,認識貓的主要外形特征及相應的生活習性。
2.能用相應的語言講述觀察結果,學習詞:毛茸茸、明亮、尖銳等。
3.感受貓咪的各種趣事,激發幼兒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實物貓咪一只、關于貓的視和圖片,貓咪貼絨圖一份。
活動過程:
一、了解已有經驗,誘發學習興趣http://m.fasang.cn
1.了解幼兒對貓咪的已有經驗。
2.出示實物貓咪,引發幼兒的觀察愿望。
二、多次觀察貓咪,互動交流提升
1.遠觀——觀察整體感受動態
遠觀:指坐在位置上遠遠地觀察,讓幼兒對貓咪有整體的感知。如:皮毛、尾巴等。
皮毛:了解皮毛的顏色,知道貓的皮毛色是各種各樣的。
尾巴:直觀講述尾巴外形及動態,結合視頻了解尾巴的作用。
2.圍觀——自由自主觀察交流
圍觀:指圍在籠子邊上觀察貓咪,引導幼兒對貓咪外形自由補充交流。如:眼睛、耳朵、胡子,及其他幼兒感興趣的部位等。
眼睛:了解晚上貓咪的眼睛視力特別好,能在夜間抓老鼠的生活習性。
耳朵:結合動態了解貓的耳朵會轉動,聽力靈敏。
胡子:述說胡子外形,并結合視頻了解胡子的作用。
3.近觀——驗證觀察解決問題
近觀:指針對細小部位,由教師懷抱貓咪,到幼兒身邊組織幼兒細看,如:肉墊、爪子。
肉墊:摸摸肉墊,近距離感受。看貓咪走路,感受它走路輕盈的動態。
爪子:細看爪子,述說貓咪爪子的功能。
備注:以上三種觀察類型根據“遠觀-圍觀-近觀”的順序進行,但教師會根據幼兒現場的觀察興趣點,及師幼互動時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靈活使用。
三、組織拼圖游戲,主動梳理經驗
1.拼圖游戲:提供小貓身體的局部貼絨圖,請幼兒將小貓的各部分身體進行拼接,變成一只完整的小貓。
2.拼圖時需要對該身體部分進行描述,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師幼共同梳理小結。
【中班科學活動:認識貓】相關文章:
• 中班科學活動《趣識面粉》說課稿范文
• 中班科學活動《找規律》說課稿
• 《鋪路真有趣》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 中班科學活動《趣識面粉》說課稿
• 中班科學活動小螞蟻教案
• 中班科學活動《誰會爬》
•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機械手臂》
• 中班科學活動:變變彩色水
• 中班科學活動《磁鐵》教案
• 幼兒中班科學活動《趣識面粉》說課稿
• 中班科學活動:水不見了
• 中班科學活動《火箭升空》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