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效果顯然比教師直接告訴他們“要關愛同伴”來得更好。而正因為有了對同伴真誠的關愛,所以引發了孩子們在操作上的格外專注與認真,也由此提高了他們的操作技能。
實錄:圣誕即將到來,我發現小朋友之間開始討論這個話題,總有孩子問我:“老師,幼兒園里過不過圣誕節?”于是在12月23日為孩子們上了一節生成課程《圣誕禮物》。一開始,我讓幼兒說說圣誕節里想收到什么樣的禮物,又希望自己的好朋友收到什么樣的禮物。孩子們的發言可積極了,這時候我請他們制作一份小禮物送給他們的好朋友。孩子們馬上興致勃勃地開動起來,當我問到他們的畫表達什么祝福時,很多回答讓我意外又驚喜:愷愷畫了雞蛋,他說:“我希望亮亮多吃雞蛋,營養多了,不要再生病了。”而他們的畫,也比其他時候畫得更認真,更好。
分析:教師是幼兒生成活動的“發現者”,生成的內容是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在這些活動中,孩子的參與性更高,投入得更積極。這此活動中孩子們積極的反應讓我驚訝,其實這只是孩子身邊看到的事物,但教學效果卻是平日我們預設的一些活動所無法給予的,甚至是更好的。在交流與操作中,孩子們的情感得到了提升,他們對同伴間的關心是真誠自然的,發自內心的,而不是在老師的提醒之下才產生的。這樣的效果顯然比教師直接告訴他們“要關愛同伴”來得更好。而正因為有了對同伴真誠的關愛,所以引發了孩子們在操作上的格外專注與認真,也由此提高了他們的操作技能。
【案例:圣誕禮物】相關文章:
• 圣誕節環境布置 漂亮的鈴鐺吊飾和墻飾
• 案例:關于圣誕聯歡會后的反思
• 幼兒園班牌圖片 小女孩和圣誕樹
• 圣誕節吊飾 閃亮亮的圣誕樹
• 幼兒園圣誕主題墻
• 幼兒園圣誕主題墻 圣誕老人和壁爐
• 節日環境布置 圣誕節墻飾
• 幼兒園圣誕節吊飾 小天使和圣誕樹
• 幼兒園節日布置 圣誕節主題
• 幼兒園圣誕快樂主題墻
• 幼兒園圣誕節樓梯口布置
• 幼兒園圣誕節窗戶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