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設計理念
水與孩子們天天接觸,但孩子們在生活和學習中卻難有節約用水的意識和行為,這類問題缺乏思考。不知道我國、世界缺水現象嚴重。為了增強、提高孩子節約用水的意識,因此設計了此節課。
二、教材
1. 教學目標:
1)激發幼兒對水的探究興趣,認識水的基本特征,了解水的來歷及用途。
2)幼兒能發揮想象,設計節約用水的標志。
3)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培養幼兒節約用水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2.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相關資料的圖片(缺水、浪費水等)。
2)一次性杯子、水、醋、飲料(橙汁)。
3)節水標志、紙、筆等。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使幼兒樹立節約用水,從我做起的意識。
難點:通過討論觀察、討論、小結知道節約用水的幾種方法,并應用于實際生活中。
四、教學理論依據:
自然資源并非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人類幾十年的索取已造成資源嚴重短缺,資源節約成為人類社會發展模式的必然選擇。教師必須利用周圍的環境對幼兒進行教育,旨在培養幼兒對環境的態度,提高幼兒對于環境的認識水平,從而促進其良好環境行為習慣的養成,使幼兒個人和集體行為能夠對改善環境產生積極的影響。
因此,在一日生活中教育孩子節約 培養其節約的意識和行為是我在本次活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五、教法和學法:
演示法、問題法、討論法、操作法
六、教學過程:
活動一、感知、了解
1.謎語導入:(自然物:水)
不洗不臟,越洗越臟,花草樹木要用它,人人不能離開它。
【好的開始是活動成功的一半恰當的導入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請幼兒欣賞水的圖片,教師提問:小朋友你知道水是怎么來的嗎?
課件展示《小水滴旅行記》
提問:a小水滴的家在哪里?
b太陽一曬,它就變成了什么?(水蒸汽)
c水蒸汽飄到哪里去了?
d遇到了什么?又變成了什么?
e落下來,莊稼、花草樹木就喝到了水,人們喝的水則是通過各種辦法把水從江河中引過來,經過多次處理,才能飲用。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短片激發興趣,引發已有的生活經驗,了解水資源的來歷,為下一步的對比埋下伏筆。】
活動二:比較演示,感受水的特征
你知道水是什么樣子的?(了解水的特征)杯子里分別放入醋、水、橙汁讓幼兒觀察、聞一聞,品嘗一下。
幼兒分組實驗,得出結論:
a 水是無味的 b 水是沒有顏色的 c 水是透明的
【通過實物的演示、直觀形象的方式引導幼兒通過明顯的比較感知水的特征。】
活動三:聯系生活,提高認識。(欣賞圖片)
師:你們知道水有哪些用途? 幼兒討論總結
(1)日常生活中用水 (2)生產建設中的用水
(3)動植物的用水 (4)發電煉鐵。
活動四:了解水的重要性,節約用水
缺水的圖片,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激發幼兒節約用水的意識。并小結節約用水的方法。
活動五:節約用水,知行統一
幼兒欣賞課件,作出相應的小結。
出示標志牌:有許多人不會節藥用水,我們用什么方法怎樣來告訴他們呢?貼標志牌(請關緊水龍頭,請節約用水,水是生命之源……)。
活動六:集體倡導,發揮想象
《小小設計師》幼兒設計節約用水的標志
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張貼標志,幼兒也可以在區角活動時繼續設計標志。
七、活動反思
【整節課的設計,我以說理激情、導行為線索,重在節約意識的喚醒,重在情感的激發,重在行為的自覺,努力讓孩子們養成珍惜資源的良好行為。我把教材作為教師引導兒童活動的工具,把兒童生活中的問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教學內容的主要源泉,以“活動”為教和學的主線,力求做到從學生的生活中來,回歸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構建真正屬于他們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內化成他們的道德品質,從而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
【中班社會ppt課件《節約用水》有教案】相關文章:
• 小班社會:文明小乘客
• 幼兒園社會活動ppt課件:我會小心過馬路
• 端午節幼兒園PPT課件
• 幼兒園社會課件:地球生病了
• 大班社會活動《美麗的家鄉哈爾濱》有教案
• 中班社會《爸爸媽媽的小幫手》有教案
• 二十四節氣冬至習俗介紹卡通PPT課件
• 托班社會活動《晾衣服》有教案
• 大班社會活動ppt課件:請讓我來幫助你
• 幼兒園生活技能ppt課件:我會過馬路
• 大班社會PPT《火災來了我不怕》有教案
• 幼兒園社會活動:鄉下老鼠進城2個版本(有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