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五彩豆》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了解、認識各種豆類食品,激發幼兒喜歡吃豆類食品,在感知各種豆類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大膽表述豆類的特征及用途,聯系已有經驗,大膽創作,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五彩豆》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 在感知各種豆類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大膽表述豆類的特征及用途。
2、 了解、認識各種豆類食品,激發幼兒喜歡吃豆類食品。
3、 聯系已有經驗,大膽創作。
4、 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 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大膽表述豆類的特征及用途
活動難點:利用豆類的不同顏色,大膽表現豆貼作品。
活動準備
1、每張桌子放置黃豆、豇豆,蠶豆各一的三瓶豆罐
2、各色各類豆子(綠豆、蕓豆、四季豆、豌豆……)
3、相關豆類食品
4、一幅貼好的豆寶寶作品。
活動過程
激發興趣—→自由探索—→交流討論—→創作表現
1、 激發興趣
(1)、在每張桌子上放置黃豆、豇豆,蠶豆各一的三瓶豆罐。
請幼兒搖一搖、聽一聽、猜一猜里面藏了哪位豆寶寶。
(幼兒操作后自由交流)
(2)、幼兒打開罐子,看一看里面到底藏了哪種豆豆。
2、 自由探索
(1)、師:這些豆豆為什么會發出不同聲音呢?請你們從每個豆罐里取一粒豆寶寶,放在手心里看一看,和朋友說一說,它們長的怎么樣?(顏色、大小、形狀不一)
(2)、師:除了你們桌上的豆寶寶,老師今天還給你們帶來了幾種豆寶寶,小朋友么看看它們又長什么樣?(教師和幼兒一起說一說名字和樣子)
(3)、師:在這些豆豆里,你喜歡哪種呢?為什么?(幼兒相互討論)
(4)、師:對,豆寶寶的本領可大了,它能做成很多好吃的食品。現在,我們就看看到底有些什么食物,看看我們喜歡的豆寶寶在那里變成了什么?(幼兒間交流,教師指導)
3、 交流討論
(1)、師:你們在老師手上看到了什么?是由哪種豆寶寶做成的?我看到了豆腐皮、黃豆醬油……它們是用黃豆做成的;
(2)除了這些東西以外,小朋友們還知道哪些食物是由豆寶寶變成的呢?(老師和幼兒一起討論)
小結:豆寶寶不僅可以做這么多好吃的食品,而且都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所以,我們小朋友要多吃、常吃豆類食品,使我們的身體長的棒棒的。
(2)、師:除了這些豆豆外,你們還認識哪些豆豆呢?
幼:青豆、黑豆、……
4、 創作表現:
(1)、師:看老師手里的貼圖,是用什么貼成的?
(2)、師:這些豆豆都穿著漂亮衣裳、五顏六色,我們小朋友能不能用它們裝飾圖畫呢!請你們來試一試,用五彩豆來擺一幅自己喜歡的圖畫?小朋友們可以一起討論拼什么?用什么豆(一種或多種) (3)、幼兒自由結伴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5、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回家之后再找找還有什么豆寶寶?并且可以做出什么食物來?可以問爸爸媽媽,也可以查資料。
教學反思
這次教學活動幼兒興趣濃厚,能根據聲音辨別不同種類的種子。:在活動中,教師是觀察者、傾聽者,也是指導者,適時地點撥和引導,能起到推動和引導的作用,而幼兒才是主體。幼兒主體性表現得不足或過甚,都影響了教學的質量。在讓幼兒用豆寶寶貼畫的過程中,幼兒們都貼出了自己心中的圖畫,老師讓小朋友們分別評價別組小朋友的豆寶寶貼圖,有的小朋友在評價時就說了這樣的話:他的房子不像,都沒有門和窗,她的五角星不像,只有四個角,等等。而被評價為好的圖,是小朋友模仿老師而貼成的。小朋友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評價?他們這樣評價我們能理解,但如果老師都這樣就完全錯了。大班孩子的思維是直觀而又簡單的,他們在表現事物的過程中,抓住的是它們明顯的特征,而不會考慮很多。我想作為老師不應以成人的眼光去理解、去給予,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有他們自己的想法、有他們獨特的自我表現方式,尊重、肯定對于孩子來說是更重要的。
小百科:豆類泛指所有能產生豆莢的豆科植物,其種類繁多,營養豐富,栽培遍布世界各地。近年來,豆類由于其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良好的口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
【幼兒園大班教案《五彩豆》含反思】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大班教案《友好相處朋友多》
下一篇:幼兒園大班教案《愛的奉獻》含反思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