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領域教案《一棵感恩樹》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用感恩的心對父母、他人說出感恩的話,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表達感恩的環境,使他們想說、會說、敢說、有機會說,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一棵感恩樹》含反思教案吧。
引言:
現在有許多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收到無限的寵愛。孩子的很多要求都會得到家長的無條件滿足,家長的百依百順漸漸地在孩子心中覺得理所當然,慢慢地會用無禮的語言和表現,甚至生硬態度回應父母,是不尊重父母,不懂得感恩的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導孩子用感恩的心對父母、他人說出感恩的話,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表達感恩的環境,使他們想說、會說、敢說、有機會說。孩子的文明之花自然盛開。
行動依據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4-5歲幼兒會用禮貌的方式向長輩表達自己的要求和想法。
準備:
家里墻上貼一棵樹;愛心形紙條若干;水彩筆。
任務卡:
1、看一看:這里有一棵樹,你猜猜這棵是什么樹?(感恩樹)感恩樹可以做什么用?(可以說出你心中的感謝。)
2、說一說:爸爸媽媽很愛你,你能發現嗎?從哪些事情發現爸爸媽媽的愛?
2、想一想:思考:當你發現爸爸媽媽為你做事情時你怎么表達你的感謝?
3、議一議:怎么讓你的感謝讓爸爸媽媽感受到?看看媽媽在愛心形紙條上寫給孩子的感恩話語。如:謝謝你為媽媽拿拖鞋;謝謝你為媽媽擦汗等。
4、做一做:在愛心紙條上記錄自己感謝的話語貼出來。
1)在愛心紙條上用繪畫的形式記錄自己的感謝話語。
2)將愛心紙條貼在愛心樹上。
3)在愛心樹旁向爸爸或媽媽說出自己記錄的感謝。
孩子說出自己記錄的感恩紙條時,家長的態度一定要安靜地坐下來聽,并對孩子的感謝作出回應。
除了給爸爸媽媽感恩卡,也可以讓孩子逐漸擴大到感謝身邊的人和事。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隨機教育,真正學會感恩身邊的人。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后,我認真反思了這節課,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教學決定,在活動中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現、探討、尋找,讓孩子在觀察時享受探索的快樂。一節課下來,我個人認為,我設計的這節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小百科:感恩(英文:be grateful),是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是對他人幫助的回報。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教案《一棵感恩樹》含反思】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指紋》含反思
• 大班社會教案:我的名字
• 大班社會活動:《比較污水和自來水》
• 幼兒園大班社會優質課教案《乘公交車》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認識我自己》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社會實踐教案《我們是有禮貌的小客人》含反思
• 大班優秀社會教案《我在成長》
• 中班社會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做》含反思
• 大班社會教案《走進小學》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能干的值日生》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小刺猬燙發》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遵守規則》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