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米拉的肚子》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觀察畫面內容,嘗試用較完整連貫的語音講述米拉肚子響的故事,感受故事內容的幽默與風趣,知道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要及時尋求幫助,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語言《米拉的肚子》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內容的幽默與風趣。
2.觀察畫面內容,嘗試用較完整連貫的語音講述米拉肚子響的故事。
3.知道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要及時尋求幫助。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5.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活動準備】
教師用材料:幼兒讀本5-5、大字卡第5張。
幼兒用材料:幼兒讀本5-5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談話導入,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師:你的肚子會發出怎樣的聲音?在什么情況下肚子會響?這本圖書中,米拉的肚子可神奇了,到底米拉的肚子有哪些奇特的地方?答案就在這本書里,我們來找一找吧。
二、自由閱讀
自主閱讀,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1.幼兒翻閱幼兒讀本,認真觀察畫面找答案。
2.教師提示幼兒尋找畫面的前后聯系,大膽猜測故事內容,鼓勵幼兒嘗試用連貫的語句講述故事。
師:米拉的肚子都在什么地方發出了響聲?每一次肚子發出響聲后,米拉是怎么做的?后來米拉的肚子還在響嗎,又換成哪里響了?和你身邊的小伙伴說一說吧。
三、理解閱讀
集體閱讀,理解故事情節和內容。
1.教師朗讀故事,幼兒完整欣賞。
2.閱讀封二第7頁,幫助幼兒理解畫面內容,并隨機出示大字卡“肚子”“響聲”“老師”“慢”“運動”,帶領幼兒認讀。
師:米拉的肚子發出了什么樣的響聲?你的肚子發出過響聲嗎?老師、同學們每次聽到米拉的肚子發出的聲音,是怎樣的表情?媽媽、爸爸、醫生對米拉是怎么說的?
3.閱讀第8-11頁,引導幼兒說一說響聲是好還是壞。
師:在動物元里,發生了一件怎樣的事情?威猛的老虎為什么變得短小了?你認為肚子會發出響聲到底是好事情還是壞事情?
4.閱讀第12-13頁,引導幼兒自由說一說米拉發出的聲音。
師:米拉的肚子幾天沒發出聲音,大家感覺怎樣?最后教室里想起了怎樣的聲音,這聲音是從米拉的哪里發出來的?如果你聽到了,你會說什么?
5.幼兒自由講述故事,將自己喜歡的情節講給其它同伴聽。
師:你最喜歡故事中的哪個情節?和身邊的小伙伴講一講吧。
四、創意閱讀
自由討論,講述自己的閱讀感受
師:你喜歡米拉的肚子嗎,為什么?你遇到過讓你臉紅或者感到委屈的事情嗎?可以說給大家聽聽。
小結: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讓自己覺得委屈的事情,別擔心,把你的想法說出來,這樣別人才有可能知道你的心事,諒解你、幫助你。
五、結束活動
教師小結幼兒的討論情況,自然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米拉的肚子》故事中的米拉肚子經常會發出響聲,因此招來了同伴們的嘲笑或家人、老師的不理解,甚至受委屈,直到有一天肚子的響聲嚇退了老虎、救了同學們,大家才對她有好感。但是后來肚子不叫了,代替她的卻是屁股的響聲。故事對我們大人很有教育意義,要多理解孩子,故事結尾又留下一處幽默,更使孩子深受喜歡。下面我就對我的這個活動做個反思:
1、活動目標達成,重點和難點有掌握。通過本次活動對孩子及我的提升和發展都有幫助。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是:能理解米拉的肚子為什么一直發出響聲,感受到米拉肚子響聲的變化及同伴和老師情緒的變化。通過邊看圖邊理解故事,幼兒都能根據老師的提問,積極思考回答問題,從而提高了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2、本節課教學過程很順利流暢,孩子們在我的引導下對活動有很大的興趣,特別是他們的傾聽習慣非常好,整個活動幼兒始終能夠保持著積極、興奮的狀態,學習氛圍很好,可以說真正進入米拉的世界里了!
3、在本次活動的預成時,我考慮到教師語言的重要性,運用了一些有別于以前的提問和對話方式——在幼兒回答完之后,不給馬上肯定,我想這樣容易給其他幼兒造成這個答案是唯一的印象,不利于幼兒的思維發展,而是將你說的真對!說的真好!改為是這樣啊!你是這么認為的!你說的也有道理!你說的,我還沒有想到呢。使談話可以繼續下去,促進其他幼兒都去思考和別人不一樣的。通過本次活動中的運用,我發現這個方法非常好,孩子們都在為和別人說的不一樣而動腦筋,積極發言。使得整節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和積極性都被調動到了極至,給了我前所未有的配合。
當然也存在了不少缺點:比如給孩子閱讀的時間較少,讀本中角色表情的變化引導得還不夠深入,個別回答的較少,這些都是今后在教學中應注意的。
具體不足之處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目標一深入不夠。
分析:圖畫書畫面不形象,幼兒在閱讀時老師沒有重點引導。
對策:老師應提問引起幼兒的注意,讓幼兒更認真的看畫面,找出米拉肚子響的原因。
(二)幼兒的閱讀習慣不怎么好。
分析:老師引導幼兒自由閱讀時,幼兒的積極性很高,好像都有在觀察畫面,但是存在著走馬觀花的現象,并且喜歡聊天。
對策:自主閱讀就是要讓幼兒自己閱讀,安靜的閱讀。因此,閱讀習慣應該在平時就要培養起來。活動中老師可以說:“好,小朋友們自己看書,盡量不要有聲音”這樣幼兒應該就能較明確老師的要求。
(三)幼兒自由說的時間不夠多。
分析:幼兒在自由閱讀后,分享交流時老師提的問題太多,占用了幼兒很多時間。
對策:幼兒在分享交流時,老師可以提一兩個具體的問題,如:說說你喜歡的圖畫和喜歡的原因。讓幼兒大膽的自由的講述。師作簡短小結。
早期閱讀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在社會和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一個人的閱讀能力被視為一生中重要的基本素質,也是一個人在現代社會中獲得成功的基礎。而生存在終身學習時代的孩子,面對日新月異的知識信息和價值多元的觀念,更需要通過閱讀與書不斷對話,逐漸學習獨立思考和理解表達,豐富知識,發展個性,提高語言能力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能力。而作為我們幼兒教師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度,即要有自己學科教學的特點又要有別于小學教育中的閱讀識字。做出特色不容易,但只要本著遵循幼兒特點,找到真正適合幼兒學習的方法,我想,我們的早閱教學一定會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小百科:肚子,指人和其它動物的胃,也是腹部的俗稱。語出《西游記》第七三回:“只見那七個敞開懷,腆著雪白肚子。”
【大班語言教案《米拉的肚子》含反思】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