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分析:
自我們出生開始,朋友就成了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對于孩子來說,他們更需要朋友也愛交朋友。孩子應該怎樣交朋友?如何與朋友相處?我們的故事就從小三班說起……
活動目標:
1、能過抱一抱、握握手等方式表達與同伴間親密友好的關系。
2、學習大膽介紹自己及同伴。
3、體驗與同伴們一起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熟悉并基本會唱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
2、幼兒每人一張自己的照片
3、一棵畫好的好朋友樹
活動過程:
一、游戲:“猜猜我是誰”
1、教師: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做“猜猜我是誰”。
2、教師:“請一位幼兒到前面來,老師把你的眼睛蒙住,再請另一名幼兒到老師這里來,你要對蒙住眼睛的小朋友說說:猜猜我是誰?”(交代幼兒游戲規則)
3、教師:(被猜出名字的小朋友)“你說說在我們班你的好朋友是誰?”“你為什么喜歡他(她)?”(引導幼兒說一個好朋友的優點在哪里)
二、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讓幼兒感受同伴間表示友好的方式。
1、教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隨著音樂一邊唱歌,一邊找自己的好朋友。想想他叫什么名字?找到后想用什么方式表達你對他(她)的友好?一會告訴大家。”
2、教師:“(音樂結束后)你的好朋友在哪里?跟大家說說他叫什么名字?”(讓幼兒多說,讓幼兒學習大膽介紹自己)
3、游戲可以重復進行,提醒幼兒多找幾個好朋友。
三、請幼兒說說是怎樣表示與好朋友之間的友好。
1、教師:“你叫什么名字?剛才,你找到的好朋友叫什么名字?你們是用什么方式表示相互間的友好的?”(通過讓幼兒表達,知道如何表達與同伴親密友好的關系)
2、請幼兒說一說,做一做,同伴之間交流表達的友好方式。
四、師生共同布置“好朋友樹“
1、教師:“我們班新增了一棵樹,這棵樹是讓我們把自己和好朋友的照片在樹上找個位置貼在一起,讓小朋友都知道自己的好朋友是誰”。(告訴幼兒樹的用處)
2、教師: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照片,選擇和自己的好朋友貼在一起。
3、教師:老師請小朋友來說說,你向同伴介紹自己和好朋友,并看看其他同伴與好朋友的照片。“
4、教師:我們為這棵樹取個名字吧!(幼兒討論后,取名為“好朋友樹”)
課程反思:
孩子們聯系生活經驗表達對好朋友的理解,體會到了好朋友之間要合作、要互助、要分享,讓幼兒能夠愉快地融入了大家庭,使每一位孩子打開自己,主動認識他人,加深了孩子們對“好朋友”的認知,同伴間的友誼將會在孩子的表達與關注中進一步延伸與擴展下去……
【小班社會《我的好朋友》教案】相關文章:
上一篇:大班社會《一只口罩的旅行》教案
下一篇:小班社會《孤獨的小熊》教學設計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