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計意圖:本活動取自于繪本故事《臉,臉,各種各樣的臉》,書中通過點、線、面的方式表現出五官的的特征,從而展現出不同的表情。我們的閱讀區有這本繪本,在日常的游戲環節,幼兒很喜歡去閱讀區閱讀這本書籍,他們還會試著模仿書上的表情。《指南》中提到幼兒的語言學習需要相應的社會經驗支持,應通過多種活動擴展幼兒的生活經驗,豐富語言的內容,增強理解和表達能力。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因此,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它們比較感興趣的內容來進行感受、分享和交流,從而提高他們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二、活動目標:
⒈觀察圖片中的不同表情,引發共情,嘗試講述生活經驗。
⒉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感受表情的多樣性。
三、活動準備:
⒈幼兒日常生活照片。
⒉課件。
⒊鏡子、幼兒表情圖各24份。
四、活動過程:
(一)觀察比較照片中的表情,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沈老師帶來了許多照片。
師:照片里的小朋友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表情)
師:我們一起來學學這些表情吧。(表情四宮格)
師:原來我們的臉很厲害,可以變出不同的表情。
(二)笑臉導入,萌發觀察表情圖片的興趣。
⒈觀察笑的臉(引導幼兒猜測開心的原因,說話自己快樂的回憶。)
師:看,這里有一張臉。他看到我們,露出了什么表情?
師:從什么地方看出他很開心?眼睛、嘴巴怎么樣?
師:我們一起來學學學開心的表情。
師:你們在什么時候也會像他一樣這么開心?
⒉觀察哭的臉(引導幼兒猜測難過的原因,說話自己難過的回憶。)
師:這是一張什么臉?他露出了什么表情?
師: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他很傷心?
師:他為什么哭呢?
師:你會哭嗎?你為什么哭?
(三)觀察“臉”的圖片,結合生活經驗表達自己對表情的理解。
⒈自主觀察圖片,看看、學學并說說這是一張什么樣的臉。
(要求)
師:小朋友除了哭和笑的表情,還有許許多多的表情呢。沈老師在大家的桌子上準備了各種各樣的表情圖。你可以照照小鏡子,選一張你最喜歡的表情,學一學、看一看這是什么表情?猜猜他為什么會有這種表情?
⒉幼兒自主觀察圖片,教師巡回指導。
⒊交流分享自主觀察中的發現。
(根據幼兒選擇的照片提問,引導幼兒猜測表情背后的原因,并且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經歷。)
小結:今天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臉,遇到不同的事情,臉上的表情也是不一樣的。
⒋幼兒補充新的表情。
師:除了剛才說到的這些表情,小朋友平時還會有不一樣的表情嗎?請你來前面給大家表演一下。
師:你這是什么表情?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情?
(四)活動延伸,鼓勵幼兒繼續發現不同的臉。
師:這些各種各樣的表情特別有趣,剛才小朋友說了許多表情的故事,我們可以把它制作成一本我們自己班級的表情書,放在我們的圖書區,讓別的小朋友也來一起看看。
【小班語言教案《臉》】相關文章:
上一篇:中班語言教案《小刺猬燙發》
下一篇:小班語言《甜津津的河水》教學設計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