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堆饅頭》是聽說游戲,是為培養幼兒傾聽和表述能力而設計的以游戲的形式組織的語言教育活動。《堆饅頭》的兒歌并不長,單獨的手指游戲對大班幼兒來說并不難,但是要邊說邊做,幾人一起邊做游戲同時還要串接兒歌,對幼兒來說是需要對兒歌的熟練、一定的注意力和反應能力的,同時不可缺少的還有合作等社會交往能力。
活動目標:
1.學會說兒歌,提高仿偏兒歌的能力。
2.能與同伴協調、友好地共同游戲,并遵守游戲規則。
3.激發參與語言游戲的興趣。
活動準備:
小饅頭七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最喜歡吃什么食物?為什么喜歡吃?
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口味來介紹。
師:“你們都介紹了自己喜歡吃的食物,我這里有一個謎語,讓你們來猜一猜我最喜歡吃什么:小小饃饃雪白色,松軟可口沒有肉。(饅頭)
二、學說兒歌
1.欣賞兒歌
師:“其實我不光喜歡吃饅頭更喜歡玩堆饅頭的游戲”邊念兒歌,邊堆饅頭。
2.學說兒歌
師邊念兒歌邊堆饅頭,加深幼對兒歌內容的記憶。
三、游戲:堆饅頭。
1.集體討論游戲規則。
師:如果請小朋友們用手做饅頭,那要怎樣才能堆得又高又好?怎樣才能使每個小朋友都參加呢?
2.師根據討論結果,定出游戲規則:小朋友必須輪流邊串接念兒歌,邊伸出右手做4指握拳,拇指向上的動作;兒歌念完后,手在最上面的幼兒為勝利者,下次游戲活動由他領先開始;注意傾聽前面幼兒念的兒歌,不能隨意重復、亂改兒歌的結構。
3.游戲示范
師請幾位小朋友上來共同玩《堆饅頭》的游戲,讓幼兒熟悉游戲的過程與規則。
4.組織幼兒與同伴,學習玩《堆饅頭》的游戲,讓每個孩子都親自實踐整個游戲的具體過程。
四、拓展游戲經驗,創編游戲內容。
師:除了堆饅頭,還可以堆什么呢?(蘋果、橘子、包子、玉米…….)
1.提醒幼兒對兒歌中關于描述具體特征的詞語要做相應的改變,從而幫助幼兒把握創編的重點。
2.幼兒獨立游戲。
教師鼓勵幼兒仿編兒歌,讓其自主開展游戲活動。
五、結束活動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學習了這么多的內容,可是中班的弟弟妹妹們都還不會,我們一起去和他們分享,好不好?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通過談話、提問、討論、示范和游戲等方法進行教學。以談話猜謎的方式激發幼兒興趣,營造輕松氛圍,引出主題。再以提問的方法讓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加深印象。在做游戲《堆饅頭》時,本應讓幼兒討論出游戲規則,但因在實際中本環節超出了預設時間,因此我縮短了幼兒的思考發言的時間,這一環節因為我強行設置規則并沒有完美的完成。最后通過示范引導幼兒都能自主創編。
【大班語言《堆饅頭》教案及反思】相關文章:
下一篇:中班語言《改錯句》教案及反思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