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花瓣兒魚》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根據散文美妙的意境大膽想象,引導幼兒欣賞散文,理解散文內容,學習優美而形象的描述語言,讓幼兒嘗試敘述散文,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花瓣兒魚》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散文,理解散文內容,學習優美而形象的描述語言。
2、鼓勵幼兒根據散文美妙的意境大膽想象。
3、讓幼兒嘗試敘述散文,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4、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1、已觀察過桃樹、杏樹等開花的樹,并進行過撿花瓣的活動。
2、用玻璃缸盛水,放入花瓣成花瓣“魚”。
3、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25-28頁。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花瓣兒“魚”引出活動
1、出示花瓣兒“魚”。這是什么?春天來了,桃花、梨花、各種各樣的花都開了,風一吹,會發生什么事情呀?
——掉下來,會掉在那里呀?花瓣在水里飄游好象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像魚)
2、有一天,花瓣兒飛到小溪里,變成了花瓣兒“魚”。你想聽聽這樣奇妙的事兒嗎?
二、基本部分
欣賞散文
1、老師有表情地朗誦散文第一遍。
(1)、提問:花瓣兒飛到水里變成了什么?花瓣兒“魚”漂亮嗎?有什么顏色?
(2)、這篇散文的名字就叫《花瓣兒“魚”》,我們再來看看花瓣兒“魚”在小溪里的美妙故事。
2、分發幼兒用書,請幼兒看書25——28頁。
3、老師引導幼兒邊看圖邊欣賞散文第二遍。
4、提問:散文的名字叫什么?(引導幼兒完整的回答散文的名字叫花瓣兒“魚“)
——師提問:散文里說了什么事情?
——師提問:這條小溪為什么變成了彩色的小溪?
——師提問:花瓣兒“魚”有什么奇妙的地方?
——師提問:人們為什么舍不得捕捉花瓣兒”魚”?
——師提問:春天又來了,花瓣兒“魚”又到哪里去了?變成了什么?
——師提問:花瓣兒“魚”快樂嗎?你喜歡花瓣兒“魚”嗎?為什么?(幼兒回答教師小結)
5、請幼兒合上書,邊聽老師朗誦散文邊想象花瓣兒飛向小溪,變成了花瓣兒“魚”快樂生活的情境
三、結束部分
1、復習兒歌《比耳朵》。
2、小結活動情況下課!
教學反思:
一是做好活動前的準備工作。為了讓幼兒獲得更多的感性經驗,以便更好的理解散文,活動前我與幼兒一起撿花瓣,并說說撿到的花瓣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子、像什么等。除此以外,為了讓幼兒能更直接感受到散文的意境美,活動前把圖片改成了演示文稿,這樣更能將孩子們帶入一種美的意境,使孩子們在優美的意境中感受散文的語言美
小百科:魚類是體被骨鱗、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于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
【幼兒園中班教案《花瓣兒魚》含反思】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